The Lantern
Festival
说文解字中,元,为始;宵,为夜。
元宵,意为新年第一个月圆夜,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古时元宵亦被称作上元或元夕。但无论是元宵、上元,或是元夕,都脱不开一个“元”字。
自这一夜起,月移西去,春回大地,万物苏醒,百花初盛。
有人说,传统春节是以除夕夜的鞭炮开始,以上元夜的花灯收尾的。没错,这个距离春节最近的节日,更像是一切新生的开始。于是,人们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赏明月,同吃元宵。在最后的年味中祈愿:人事圆满,世间太平。
展开全文
老故事 元宵节的由来
元宵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一样,是中国传统节日,事实上其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远远胜于其他节日,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元宵节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源于民间开灯祈福古俗。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听听这段老故事吧~
音频摘选自亲近母语编著的《中国老故事》
之“元宵节的由来”
图丨《中国老故事·元宵节的由来》插画
元宵节 诗意盎然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如此美妙的夜晚,怎能不让人诗兴大发?在历代诗词中,有不少诗篇就是借元宵节、圆月夜抒发爱慕、思念之情的。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元宵节 花灯如昼
元宵节有几样东西不可不看,一是“花容”,也就是观彩灯、焰火之美,也可猜猜灯谜,极富文人雅趣;二是“月貌”, 也就是赏月。要知道,这可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可观皓月当空之美,赏月圆如镜之妙。
宋代孟元老的笔记体散文《东京梦华录》中描述元宵节:
每逢灯节,开封御街上,万盏彩灯垒成灯山,花灯焰火,金碧相映,锦绣交辉。京都少女载歌载舞,万众围观。游人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音喧杂十余里。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灯烛齐燃,锣鼓声声,鞭炮齐鸣,百里灯火不绝。
闹
花
灯
元宵节又称“灯节”。元宵赏灯的习俗始于东汉时代。相传,据说东汉明帝十分提倡佛法,为弘扬佛法,便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后来流传到民间,逐渐演变为民间盛大节日。
大放花灯的习俗沿至宋朝, 明代朱元璋在金陵即位后,为了使京城繁华热闹,规定正月初八就要上灯,连张十夜。当时的金陵城,家家户户都悬挂五色彩灯。彩灯上描绘了各种花鸟人物,栩栩如生。花灯焰火照耀通宵,鼓乐游乐,喧闹达旦,可以算是当时最长的灯节了。
灯火象征希望,中国历朝历代直至今日的观灯盛事,表达了人们对圆满生活的期盼,对人间太平的美好祝愿。正月十五,鳌山灯杆,火树银花,愿一夜的灿烂灯火许你圆满的明天。
吃
元
宵
元宵在我国由来已久,元宵节食元宵取月圆人团圆之意。据记载,唐宋时的 “油锤”是最初的元宵。宋代《岁时杂纪 》中说: “上元节食焦锤最盛且久”。这里的“焦锤”就是“油锤”。到了宋代,民间开始流行元宵节吃“浮元子”,后称为“元宵”。
北宋以前的元宵都是实心的,没有馅,下在烧开的水中,再配以白糖、蜜枣、桂花、桂圆等食物调味。南宋时,才出现了中间包糖的乳糖圆子,这大概是最早的有馅元宵了。清代康熙时的 “八宝元宵”是闻名朝野的美味。名剧《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对此有诗云: “紫云茶社斟甘露,八宝元宵效内做。”
今天的元宵可汤煮、可油炸、可蒸食,味道可甜可咸,可荤可素,风味各异。上元时节月正圆, 元宵状如满月, 吃一碗元宵,愿你新年步步高,消除人生烦与恼。
赏
圆
月
吃罢元宵晚宴,出去走一走、看一看,有最让人期待的有“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还能欣赏到“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唐代崔液在《上元夜》诗中说:“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正月十五,头顶圆圆的明月,不如合家一堂,都出门赏月,以敬新年里的第一次月圆,祈求人事安康,世事圆满。
猜
灯
谜
观灯赏灯,自然少不了灯谜游戏。据记载,在南宋,猜灯谜就已经成为元宵节的一种游戏方式了。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称为灯谜。
到了晚清时期,灯谜会分成二十四谜格,上自文人雅士,下至目不识丁的文盲,甚至婴幼孩童,都有适合各自水平的谜语可猜。
由于灯谜既可以启迪智慧又饶有趣味,千百年来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已形成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
元宵佳节到,猜谜真热闹。今日元宵,亲近母语和大家玩儿几组猜灯谜游戏。以下灯谜选自《红楼梦》中贾府庆元宵时玩乐的灯谜,和孩子一起猜猜看吧!
猴子身轻站树梢
(出谜人-贾母,猜一物)
点击查看谜底
▼
荔枝
南面而坐,北面而朝。
象忧亦忧,象喜亦喜。
(出谜人-贾宝玉,猜一物)
点击查看谜底
▼
镜子
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
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出谜人-贾探春,猜一物)
点击查看谜底
▼
风筝
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
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出谜人-贾元春,猜一物)
点击查看谜底
▼
爆竹
身自端方,体自坚硬。
虽不能言,有言必应。
(出谜人-贾政,猜一物)
点击查看谜底
▼
砚台
元宵节.
癸卯年农历正月十五
● 给孩子的中国记忆
5大分类12本图书,200余篇祖祖辈辈口耳相传的古老故事,300余幅精美生动的原创手绘插图。以优美、流畅的现代母语重述老故事,以现代价值解读,多维度展现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华精神。
● 给孩子的中国文化启蒙
从远古的衣食住行,到汉字文化,从四时节气、天文历法,地理中国、人文礼仪、诸子百家等到中国人家国天下、天人合一的思想。通过12个主题构架,让孩子全面了解中国文化,体会中国人的核心智慧。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