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区是著名的花灯之乡,各地的民间花灯歌舞非常丰富多样,如“花灯”“车灯”“牛灯”“马灯”“采莲船”等,其中以云南玉溪花灯为代表的歌舞小调影响最大风俗歌有婚嫁歌丧葬歌,前者如川东的“姊妹歌”“伴郎歌”,川南的“哭嫁歌”,川北的“坐歌堂”等后者如川东的“夜锣鼓”。

2 云南花灯云南花灯戏源起于民间花灯歌舞,清末民初在云南地区流行起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形式昆明花灯戏玉溪花灯戏和姚安花灯戏是云南花灯戏的三大支系,它们在演唱和表演风格上各具特色,受到了各地语音和民歌小曲的影响3 东巴文东巴文是一种原始的图画象形文字,由纳西族的智者。

此外,在花灯的曲调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明清小曲,如挂枝儿打枣竿等,都是流行与明万历以后直到清初的民间小曲据此推算,作为一个剧种的花灯,早在明末清初就已具雏形云南花灯在其发展历史上曾经历了四个阶段“灯夹戏”时期1938年,云南农民救亡灯剧团被迫解散,花灯艺人熊介臣在昆明玉溪一带教。

60年代,花灯艺术兴盛,剧团遍布全区,新文艺工作者的加入推动了艺术革新70年代末至80年代,现代戏创作活跃,新彩礼等成为代表性作品,同时,花灯音乐研究和资料收集也取得了显著成果1982年,莫愁女的唱片发行进一步扩大了玉溪花灯的知名度关索戏,作为玉溪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清初,从。

6 花灯剧贴近生活,其表现手法和内容易于为广大民众理解和接受,演唱技巧也易于学习7 歌舞表演在云南花灯中占据重要地位,无论是大戏还是小戏,舞蹈都是表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8 云南花灯在汉族和多个少数民族中广为流传,深受当地方言风俗和音乐曲调的影响,衍生出昆明花灯玉溪花灯等多个流派。

玉溪花灯是在明代江南军民移居玉溪後逐渐形成的一种主要的地方剧种,如今玉溪的中老年人中还有不少花灯迷,花灯之所以在玉溪经久不衰,就是因为有著丰厚的群众基础到玉溪旅游可以选个清晨或傍晚,漫步在街头的公园绿地或小区观看自发排练的人群,表演者如痴如迷,观众们如醉如痴,在这里可以最直接地。